还有人记得柯达吗?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拍照摄影的数码时代,柯达公司(Kodak)当年享誉全球走遍世界的辉煌历史,已经隐退到人们记忆的最深处。
在许许多多公司企业因新冠肺炎疫情业务萧条甚至破产之际,柯达公司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的贷款重振旗鼓。曾经的“胶卷大王”柯达,在几经沉浮之后,如今要华丽转身做制药买卖了!
此消息一经传出,柯达公司的股票大幅飙升了三倍,直接点燃了柯达的股价。
7月29日晚,美股市场上,柯达的股价再度暴涨逾318%,盘中20次触发熔断,一度涨至59.98美元的高点,涨超650%,创7年新高。从7月27日开盘2.13美元到29日收盘33.20美元,3天累计上涨1480%,市值暴增13.6亿美元。
01
柯达转型做什么药?
新冠疫情期间暴露了美国在医疗资源方面的短板。国内对医疗物资的极度匮乏以及生产能力的薄弱,严重依赖海外生产商的供应链,造成了美国在疫情暴发之后,许多仿制药供不应求,加剧了供应的短缺,包括一些镇静剂、麻醉药,目前,美国人消耗着全球大约40%的仿制药原料供应,但只有不到10%的仿制药生产是在美国进行。
而柯达将利用这笔资金生产用于仿制药的“起始原料”和“原料药(活性药物成分)”——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这是将制药业带回美国的一个突破”。
02
多次转型无果,柯达这次能成功吗?
而事实上,这并非柯达首次进军医疗领域。
早在1988年,柯达便成立过伊士曼制药业务部,做保健用品,并用51亿美元收购了药企斯特林。不过显然,光敏化学药品的研发与药物研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短短6年后,柯达就以折半的价格出售了这部分业务,给这次收购画上了灾难性的句号。
柯达与医疗有关的另一个业务是医疗成像,但也在2007年由于连年亏损被分拆出售。
就在这段时间里,错失了数码影像黄金时代的柯达公司每况愈下,到2012年申请破产,成为了广为人知的憾事。
2013年9月,重组后的柯达再次公开发行股票,但表现仍然不如人意。近三年来,柯达的营收以每年约10%的速度下降,到今年一季度仍维持这一降幅,营收仅有2.67亿美元,亏损达1.11亿美元。再次发行时25.5美元的股价,在这次获得贷款支持消息出来之前,已在不到3美元的价格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近5日柯达股价走势
转型制药早有先例
而在此期间,昔日最大竞争对手日本富士不仅在影像领域碾压了柯达,就连在制药领域也领先了柯达好几步。
自1986年起,富士陆续收购了几家医学诊断成像公司、生物医药公司。其中,富士于2013年收购的制药公司Diosynth Biotechnologies正在支持一种新冠疫苗的生产,该疫苗是美国政府疫苗研发计划中的一员。富士2019财年财报显示,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公司在医疗保健及高性能材料业务上全年营收为93.9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44.2%。
富士在医疗领域的发展从侧面证明了柯达转型制药的可能性。
在柯达首席执行官Jim Continenza看来,柯达在化学和先进材料领域100多年的积累及基础架构让该公司具备快速启动并运行的能力。而这次获得大额政府贷款,对柯达来说无疑是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意味着新生机。
再者来讲,这次柯达要做的并不是药物研发,而是生产仿制药所需的基础原料药。要知道,仿制药是指最初的原创药品专利已经过了20年保护期,各家药企均可生产。换句话说,相比于此前柯达想开发新药,仿制药的难度已经低了好几个档次,原料药的生产相对更加容易。
03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Jim Continenza的规划中,原料药生产最终将占柯达业务的30%~40%,虽然距离柯达做到大规模生产可能还有3~4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以外,柯达将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譬如,疫情所带来的某些药物的利好期未必会持续很久,而FDA批准新的原料药供应商还需要时间,到时候是否能轻松找到买家将直接决定柯达制药的命运。而疫情过后,柯达是否能够应付海外供应商的价格战,也是未知数。
更何况,柯达的经营市场状况目前也不为人看好。
众所周知仿制药在研发时间,经济投入等方面的成本均低于原创药,因此价格低,但近年来美国仿制药价格下滑,行业也迎来转变,从2018年开始逐步复苏,2009年到2018年,美国仿制药在整个处方量中的占比从75%稳步上升至90%。但美国仿制药市场竞争也同样激烈,美国仿制药行业品牌和非品牌企业占据市场绝对地位。而柯达公司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的贷款,但这笔资助并非白拿。柯达必须要在25年内偿还,只不过利息低于商业贷款。
所以即便柯达在化学化工品上的经验充足,但在原料药领域,能否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与成熟的海外供应商一决高下,也是摆在这个“老巨头”面前很难跨越的障碍。
三天猛涨1480%,反映了市场对于柯达的强烈期望。期待柯达别让人失望。
来源:芳博士、虎嗅app,较原文有修改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