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放射学历史上,你不能不认识一个祖师爷级的人物,他就是中国放射学奠基人,是早期中国放射学的领军人物,是中国放射学史上当之无愧的大师,他就是德高望重的荣独山教授。这个名字对于目前不少年轻人来说可能尚有一些陌生,但听过今天的介绍,你将认识荣老的一生,并学会如何去学放射学,如何学好放射学。
1920年
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预科,后又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33年
北京协和医学院选派他到美国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修放射诊断。
1946年
再度赴美国密苏里州州立肿瘤医院,跟随Juan A. Del Regato 教授学习放射治疗学。1947年回国后,在上海国防医学院和同济大学医学院(后迁往武汉)从事医疗、教学工作。
1952年
与协和校友共同发起中华放射学会,创办中华放射学杂志
1953年
荣独山的《普通X线诊断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放射诊断学专著。荣独山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台X光机研发成功并投产。
1956年
被评为一级教授。
1958年
荣独山组织制定了矽肺X线诊断标准,被当时很多人称超出国际水平。标准持续30年,1985年荣独山以84岁高龄重新修订此标准。
1978年
完成《X线诊断学》修订再版,在70-80年代可以称之中国放射学的圣经,培养了一代人。
1988年
最后一版《X线诊断学》修订完成。1988年8月5日87岁荣独山病逝,他将多年积累的中外书籍赠给了中山医院,并立下遗言愿将遗体奉献给医学院,作为对医学事业最后的贡献。
荣老与夫人林飞卿
桃李满天下:
荣老一生教书育人,弟子上千,其中不乏放射界大家。
陈星荣(华山医院原院长,终身教授)
朱大成(瑞金医院放射科原主任,终身教授)
洪应中(中山医院原放射科主任,教授)
肖湘生(长征医院放射科原主任,教授)
冯晓源(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原主任委员)
王小林(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影像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王建华(中山医院放射科原主任,教授)
王快雄(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学研究室原主任,教授)
曹厚德(中华放射学杂志资深编委,教授)
......
*荣老语录
1. 不要怕X线,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检查,包括荣老在内的工作人员长期是暴露在X线下工作,明知X线的电离辐射损伤人体,但仍要坚持去做,为了病人他完全有一种牺牲的精神。)
2. 诊断需要观察力和分析力,一个报告怎么能写好几种可能性?甚至再来个不能除外,一个病人看到报告该如何处理?如果这个报告是你的亲人,你会这样写报告吗?
3. 读研究生是很辛苦的,做学问也很辛苦的,但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去做,要把它做好。
4. 如果光是掌握了影像诊断这份技术这不过是一条拐杖,如果你把临床知识和影像学的表现结合在一起的话,那就是有两条拐杖,诊断率就会提高,为病人负责。放射科医生不能就影像说影像。
5. 放射科医生不能光靠片子,不能自觉高明,不能报告写完就没事了,要和临床医生去讨论。
6. 放射科医生必须深入临床(这是荣独山言传声教形成的传统,是中国放射学科努力的方向,如今这种对临床的重视同样是代代相传,也成了传统和制度)。
7. 人生没有回头路,人生是单行道,只有把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8.放射学不是一个拍照片或是一个技术,它是一门学科所以他认为放射科医生的培养要跟临床、内科、外科一样是要从医学院校正规学校严格培训才能去做放射科医生。
9.科研要搞,要写论文,科研搞不好,论文写不好,毕不了业,但是论文写得再好,临床水平达不要求,不能做一个好医生。
......
直率、包容、严谨、严格、求实、淡然、节俭、好学、敏感、谦虚......荣老一身推己及人,言传身教,不仅为中国现代放射学做出巨大贡献,其为人处世、专研工作的态度更是影响了一代放射学工作者。荣老虽去,但在中国放射学历史上他永远都是“大师”。
影像来源于:《纪实》,仅供学习交流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