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胃镜是德国人库斯莫尔在1868年借鉴江湖吞剑术发明的库斯莫尔管,它其实就是一根长金属管,末端装有镜子。但因为这种胃镜容易戳破患者食道,因此不久就废弃了。1932年,Wolf和Schindler共同研制成功半可曲式胃镜,能观察到大部分胃黏膜,为胃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0年,日本医生宇治达郎成功发明软式胃镜的雏形——胃内照相机。1957年,美国HirschoWitz研制成了第一台纤维胃镜,利用冷光源和光导纤维进行传像。1984年Olympus 公司推出大钳孔全防水内镜系统,标志着纤维内镜的发展趋于成熟。
1983年美国Welch Allyn公司首先研制出电子内镜,通过CCD经光敏集成电路摄像系统,将图像清晰显示在监视器上并可通过电脑视频处理系统对图像储存、编辑和传输,使内镜的应用进入全新时代。
全新一代蓝激光内窥镜系统
新的内镜系统
1. 超声内镜系统
1980年美国首次报道应用超声与普通内镜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开创了超声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此后超声内镜器械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超声内镜检查以及镜下介入治疗是消化内镜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
最早由以色列开发研制,形如胶囊,属一次性用品,含有闪光装置和摄像传感器。吞服后通过整个消化道,所拍摄的图像经腹部的遥控接收器存于电脑加以分析。胶囊内镜则随粪便排出。胶囊内镜对小肠检查价值较大,患者痛苦少。
由中国学者发明的磁控胶囊内镜,可以实现全消化道的观察、诊断。
2. 胶囊内镜
我国学者发明的磁控胶囊内镜
3. 放大内镜
1990年代,日本Olypus公司和Fujinon公司先后开发出放大内镜。其工作原理是在内镜头端接近目镜的地方安装可以移动的凸镜,能将局部病变黏膜放大10~100倍,可观察到胃小凹和结肠黏膜腺管开口的形态特征。放大内镜结合色素内镜技术,更有助于提高小癌灶、微小癌灶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
4. 鼻胃镜
鼻胃镜插入部外径缩小(5.3-5.9mm),便于经鼻腔送入,明显减小了患者痛苦。标配注气和注水孔道,配superCCD,不影响观察效果。
鼻胃镜的插入部比普通胃镜纤细许多
经鼻胃镜检查不触碰呕吐反射部位,舒适度明显提高
5. 共聚焦内镜
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 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整合于传统电子内镜的头端诞生了共聚焦内镜(confocal endoscope),能生成共聚焦显微图像。每一个合成图像大致可以代表组织标本的一个光学切面,可获得消化道实时组织病理学图像,被称为“光活检”或“虚拟活检”,其应用具有划时代意义。尤其在诊断Barrett 食管、上皮内瘤样变和早期癌、胶原性肠炎等疾病时,共聚焦内镜可以对可疑病变进行靶向活检,提高病变检出率。
6. 小肠镜
Fujinon公司和Olympus先后开发出双气囊小肠镜和单气囊小肠镜,使内镜进入了消化道检查的盲区——小肠。小肠镜的优点是可以镜下活检及治疗。
双气囊小肠镜
消化内镜设备发展的趋势
减轻患者检查痛苦:胶囊内镜、磁控胶囊内镜、鼻胃镜等;
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率:放大内镜色素内镜、共聚焦内镜等;
方便内镜下各种治疗:活检孔道≥3.2mm的胃镜、活检孔道≥3.8mm的结肠镜、内镜附送水系统、双活检孔道内镜、双关节内镜、十二指肠镜等等;
介入治疗方面: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引流、放置支架;
各种治疗附件的不断涌现使内镜下治疗向外科化方向发展:检查治疗设备飞速发展使得内镜下可以完成切割、闭合、穿刺、引流、止血、摘取、切开等手术。
内镜图像分析和诊断与人工智能结合: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内镜图像的实时分析判断上,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对早癌的识别。
治疗附件包括:血管/软组织夹、异物钳(网篮)、电切割刀、穿刺针、消化道支架、引流管和营养管、圈套器及网篮、导丝、扩张球囊(探条)、缝合用尼龙绳、经皮胃造瘘套件等。
这些治疗附件均通过内镜活检孔道或导丝引导下到达消化道病变部位,直视或借助X线设备完成治疗。
高频电发生器,用于提供切割电流
ERCP使用的治疗附件
钛夹—用来封闭创面及止血
鼻胆引流管—引流胆汁用
鼻肠管—用于肠内营养
请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